“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民營企業積極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探索開展經貿合作的領域和方式,深耕沿線市場,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力量。同時,民營企業也在不斷挖掘合作潛力,為“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作出更大貢獻。
發揮自身優勢
商務部研究院“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研究所所長祁欣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民營企業是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的重要力量。“一帶一路”建設7年來,廣大民營企業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歷史機遇,開拓國際發展新空間,在國際貿易、對外投資、人文交流等多個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特變電工、四達時代、吉利汽車、人福制藥、紅豆集團等一大批民營企業都在各自行業中積極作為,獲得了當地民眾的認可,也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國際競爭力。
“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較高,不斷探索在沿線開展經貿合作的領域和方式。”商務部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是業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在工業生產領域,民營企業充分發揮自身靈活性高、對市場需求響應及時等優勢,在沿線國家建設產能,加大與相關國家的生產和供應合作。在商貿物流等領域,近年來,我國以民營企業為主的電子商務企業不斷加大對沿線的布局力度,加快海外倉等配套設施建設,對沿線國家的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快速增長。
據商務部統計,2018年,非公有經濟控股的境內投資者對外非金融類投資755.7億美元,占同期我國非金融類投資比重的62.3%;比上年提升13.6%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1.2%。
發揮更大作用
總體來看,在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方面,民營企業參與逐漸增多,但比例仍然低于國有企業。未來,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更好發揮民營企業的作用。
去年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在重大規劃、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活動中積極吸引民營企業參與。
王是業表示,“一帶一路”沿線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市場發展不完備、基礎設施缺位、營商環境欠佳等問題仍然存在,同時民營企業也面臨較大的融資壓力。民營企業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更大作用,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一是進一步加強政府間協調,推動相關合作機制不斷向投促機構、行業組織和企業下沉,將多雙邊合作落實為市場中介機構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務實對接與合作,推進相關國家投促機構、行業協會加強對中資民營企業的貿易投資合作信息與項目對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二是通過多雙邊協調,在通關、稅收、金融、行業準入等領域達成更多便利化合作機制,降低民營企業參與相關國家經貿合作的交易成本和制度門檻。三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對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的融資支持,解決其融資渠道窄、融資成本高等問題。
王是業分析,對民營企業而言,應結合自身的優勢,選擇合理的領域和參與模式。工程建設領域的民營企業可加強與國有企業合作,參與沿線重大工程分包建設和設備裝備供應,待自身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可逐漸承攬中大型項目的總包。加工制造領域的民營企業應加大對相關國家市場和發展環境的調研,重點布局市場需求增長較快以及享受向主要國家出口關稅優惠的國別,同時注重加強國內生產與當地生產銷售之間的聯系。
祁欣表示,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形勢下,各國為防控疫情采取了一些限制性措施,廣大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確實受到一定影響。在企業積極應對的同時,政府部門也出臺多項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渡過難關。“未來,全球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面臨重構,這對企業國際化發展來說既是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
祁欣建議,廣大民營企業一是要積極協助當地抗擊疫情,在保障企業人員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為當地社區、機構、政府提供防疫物資支持,宣傳中國防疫理念,宣傳企業防疫措施,讓當地理解企業措施的有效性、合理性;二是轉變傳統國際化思維,發揮反應靈活、轉變迅速、競爭性強、性價比高的優勢,搶抓各國在醫療物資、藥品生產、線上服務、通信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新訴求,搶占供應鏈重構機遇;三是做好風險防控預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有針對性地調整投資經營策略,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張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