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政府要當好‘過路財神’,同時不做‘甩手掌柜’,在加強資金監管同時,將自身財力更多下沉基層,彌補基層財力缺口,以確保中央確定的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舉措真正落到實處。”6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新增2萬億元財政資金怎么撥、怎么花作出具體部署。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新增兩個1萬億元——財政赤字規模增加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發行1萬億元。會議指出,將這2萬億元資金直達市縣,就是要支持地方落實幫扶受疫情沖擊最大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群眾的措施,加強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用于抗疫相關支出等。
“2萬億元資金直達市縣,既是‘輸血’,也是‘造血’。”北京大學教授劉怡認為,及時下沉財力有助于緩解地方財政收支壓力,也有利于在穩定企業預期的同時增強企業活力。換句話說,這也是在涵養、保護、壯大稅源。
會議確定,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將新增財政資金通過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安排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等方式,第一時間全部下達市縣。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認為,建立“直達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既可以提高轉移支付效率,也對財政資金的截留挪用作了必要防范。
錢到了市縣,怎么花?誰來管?會議明確,市縣政府要建立使用臺賬,確保資金流向明確、賬目可查。財政部要同步建立全覆蓋、全鏈條監控系統,各級國庫要督促做到點對點直接撥付資金、確保賬實相符。
“特殊時期,每一分錢都更加彌足珍貴,一定要把有限的財政資金花到刀刃上、緊要處。”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白彥鋒說,既要追蹤每筆資金的流向,還要切實增強績效意識,提高財政支出效率。
記者注意到,會議還明確,審計部門要開展專項審計。對截留挪用、虛報冒領的要依法依規嚴肅問責,堅決處理。這是近半個月以來,國務院第三次明確要求對惠企利民資金直達基層加強審計等方面的監督監管。
(劉紅霞 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