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收盤,北上資金凈流入不出意料達到了近期規模的高峰,當日凈流入的資金多達70億元,讓北上資金躁動起來的無疑是11月26日A股在MSCI指數年內擴容的第三步正式生效。
此次擴容有多重意義,此次擴容之后A股完成了年內在MSCI擴容的最后一步,同時也為今年A股國際化進程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另一方面由于此次擴容首次納入中盤股,擴容所帶來的增量境外資金也是歷次之最。
與此同時,此次MSCI擴容也在市場中引發了兩方面的探討,首先是在2019年A股國際化向前邁出一大步,接下來是否能夠延續這樣的趨勢;第二點是外資是否已經成為境內市場投資者構成的重要一極,對市場研究、投資風格等多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機構投資者重要第三極
此次的擴容為年內最大規模單次擴容,于11月26日收盤后實施,屆時已納入MSCI的A股納入比例將從15%提高至20%,新增股票將以20%的比例直接納入,此次擴容完成后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將分別達到12.1%和4.1%。
相比此前的數次擴容,本次四季度的調整被市場給予了最高的關注,其中重要的因素是本次擴容將首次納入中盤股。
根據MSCI公布的最新名單,此次擴容完成后,納入MSCI的大盤股244只,中盤股228只。中盤股中,39只為此前大盤股轉入中盤股,其他189只中盤股均為首次納入,如果與8月公布的納入中盤股名單相比,有33只為新增擬納入中盤股。由此來看,此次擴容中屬于首次納入的A股共204只。
另外一項讓市場非常重視此次擴容的因素則是本次所帶來的增量資金將是歷次擴容之最,根據測算本次指數調整對A股的增量資金總規模約為350億-400億美元也就是人民幣約2500億-3000億元左右。
無疑今年以來歷次擴容以及A股正式納入其他兩大國際指數已經帶來了相當可觀的增量資金。
而就在上周末一次公開發言中,證監會副主席李超也透露一項官方數據,A股平穩納入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等國際指數,今年以來,外資持續流入中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其中流入股票市場超過2400億元,顯示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信心。
在外資持續大規模配置境內權益市場的背景下,外資正在成為繼A股機構投資者中的重要力量。
根據興業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9月,根據可得數據,A股中機構投資者持股市值已經超過6萬億,占全部A股總市值的11%、流通市值的14%、自由流通市值的28%。
具體來看,公募基金持股市值超過2萬億,境外投資者持股接近1.8萬億,以保險和社保為代表的長期資金持股超過1.5萬億,其他機構約0.8萬億。
“同比數據來看,境外投資者持有A股市值接近1.8萬億,占全A總市值的3%,自由流通市值的8%,與傳統的公募、保險社保體量相當。境外投資者成為A股定價權的重要影響者,與公募、保險和社保呈現三足鼎立態勢。隨著中國的金融開放,境外投資者正在并將進一步擴大其在A股定價權,特別是成為核心資產領域定價權的重要影響者。若在未來5-10年,MSCI、富時羅素等對A股實現100%納入,配置A股外資規模將達4800億美元(其中1300億為被動資金)。”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認為。
外資成為機構投資者重要第三極的情況下,也對資本市場衍生生態有很大影響。
“隨著外資成為與公募、保險和社保體量相當的A股三大機構投資者。其對于A股傳統投資理念、生態正在逐步影響,產生由‘量變’到‘質變’的變化。具體而言,我們認為外資顛覆A股,將對A股研究、估值、投資三層面的傳統生態產生影響。”王德倫表示。
尤其是投資體系而言,過去20年A股投資者更關注“邊際變化”、凈利潤等偏短期思想。“而我們在研究外資投資者行為的過程中發現,外資更關心企業層面的ROE、現金流、ROIC等中長期和運營層面的指標。未來,我們認為投資理念層面,投資者將更加注重邊際思維、凈利潤增速變化和總量思維,ROE平穩的平衡,提高‘總量思維’的權重,而非一味的關注短期凈利潤變化。”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則認為外資提升配置A股比重,從目前已經進入(國內市場)的外資投資者的行為來看,他們和內地投資者不太一樣,他們的投資視野更長,關注的不是短期的因素,所以提升外資配置比重有利于優化國內的投資者結構。
國際化進程放緩
回顧2019年A股國際化進程可謂是有序落地,分別完成了在MSCI指數擴容的三步走,以及首次納入富時羅素和標普道瓊斯兩大國際指數。
進入2020年以后,已經確定的還有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第一階段的第3步有待實施,即2020年3月,A股在FTSE的納入比例繼續提高,屆時A股納入因子達到25%,在富時羅素指數新興市場指數和全球市場指數的比例將分別達到5.57%和0.57%。但相比2019年,A股國際化的進程或要趨緩,尤其在MSCI指數。
“無論從韓國經驗還是目前A股納入比例繼續提高面臨的制約因素來看,預計待11月MSCI擴容完成后,A股納入MSCI進程短期或有放緩,2020年由擴容帶來的被動增量資金會相應減弱。但境外資金加倉A股是近幾年比較確定的趨勢,增量外資仍可期,但規模可能略降。”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表示。
張夏所提及的制約因素中,境內市場風險管理工具的豐富程度是重要的籌碼。根據目前的調研和反饋,目前境內市場的風險管理工具供給跟不上需求是境外投資者猶豫的重要原因。
與境外市場相對應,目前境內A股衍生品有三大股指期貨和上證50ETF期權以及馬上要推出的滬深300ETF期權。但相比境外市場,境內交易所目前為投資者提供的A股衍生品品種還不夠豐富,整體上還不能充分滿足投資者管理風險的需求。
不過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監管層在豐富衍生品產品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一些等待多年的產品在近期相繼獲批。
基于上述情況的判斷,張夏預測:“展望2020年A股繼續納入國際指數進程,如果明年各對沖工具如期穩健運作,能夠為海外機構投資者提供更有效的對沖工具,不排除MSCI拋出擴容計劃的可能。但是,鑒于需要8個月左右時間落地,如果MSCI在2020年一季度的季度調整中提出擴容征詢意見,那明年才有繼續擴容可能。另外,2020年9月是觀察富時羅素指數對A股擴容安排的重要時點,考慮到從擴容安排到最后實施仍需要一定時間間隔,富時羅素指數第一階段完成后2020年內進一步實施擴容的概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