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西部地區最早上線運行的加工貿易廢料交易平臺,重慶市加工貿易廢料交易平臺至2019年6月已順利運行三周年,累計成交項目超過1100個、總成交額突破2億元人民幣。
時間撥回到2016年,重慶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連續3年全球第一,達到全球產量的40%左右。伴隨IT制造業崛起的卻是加工貿易廢渣廢液量急劇增加,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聯動監管,極易導致廢料價值認定不清、二次污染等問題。
“為落實國務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解決自貿試驗區加工貿易生產企業廢料處置問題,當時重慶海關就建議市政府搭建廢料交易平臺和多方共管機制,為中西部地區加工貿易廢料處置趟出一條路。”重慶海關自貿區與特殊區域發展處副處長曹華武還介紹到“重慶市政府2015年底就發布了《重慶市加工貿易廢料管理暫行辦法》,這是目前全國范圍內唯一針對加工貿易廢料管理的省級地方法規,由此形成了加工貿易廢料完備的交易管理規章制度體系?!?/span>
重慶市加工貿易廢料交易平臺遵循“政府搭臺、市場運作、部門聯動、公平交易”原則,構建了“互聯網+公共服務”的新型廢料監管模式。廢料平臺對產、處廢交易雙方均免費開放,吸引了大量處廢企業聚焦重慶。據統計,目前共有367家企業完成注冊,其中包括69家外地企業,由此在中西部地區形成更加完善的資源循環利用市場。
廢料交易通過在線審核、公開競標、線下交割、憑證內銷的流程減少了中間環節、避免了暗箱操作,有利于產、處廢企業通過市場化運作實現利益最大化。廢料平臺成交項目平均溢價率達18.3%,最高溢價率294%,通過公開拍賣不僅使得貨物總價增值,還提高國家稅收總量。
重慶海關作為監管部門可通過數據接口掌握整個交易運行情況,所有交易相關記錄全部可查,既放得開市場、又管得住風險。
廢料平臺受到廣大產、處廢企業的好評,認為其解決了之前普遍存在的交易不透明、洽談渠道少、交易耗時長、處置成本高等問題。
近期,廢料平臺近期成功引入非保稅貨物上線交易,擴大了廢料交易范疇、提升了交易活躍度,更進一步驗證和提高了交易平臺的價格發現功能,進一步改變了供需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打破了市場及價格壟斷,為廣大企業實現了減負增效。